前幾天一直在找海洋之星FISH4DOGS海藻精華鮭魚慕斯、犬用、1盒裝、100g-6入
上網查詢後,發現這個超棒的海洋之星FISH4DOGS海藻精華鮭魚慕斯、犬用、1盒裝、100g-6入
看到尖叫說這不是我之前就很想買的東西嗎?
更重要的是,現在海洋之星FISH4DOGS海藻精華鮭魚慕斯、犬用、1盒裝、100g-6入
限時特價只要 ~~360 元 狗罐頭24H送到
現在網路購物超方便,而且隨時隨地,24小時都能買!
想知道海洋之星FISH4DOGS海藻精華鮭魚慕斯、犬用、1盒裝、100g-6入 哪裡買最便宜?分享推薦?評價?熱銷?開箱文? 比價?
海洋之星FISH4DOGS海藻精華鮭魚慕斯是百份百天然、不含添加劑、防腐劑、味精及人工色素的補充食品。 【FISH4DOGS品牌理念】 ★生產無麩質低敏寵物食品,維護寵物長期健康 【為什麼海洋之星FISH4DOGS以魚作為主要蛋白質來源】 各種蛋白質的生物價值都不一樣。魚肉的蛋白質是優質蛋白質,它的生物價值 (含有胺基酸的種類、數量、可消化率和使用率) 是所有肉類中排名最高的。
新鮮鮭魚經過小火蒸煮,再打成軟綿的慕斯狀,口感綿密細緻,香氣濃郁,特別適合食慾不振、敏感性腸胃和病癒恢復期之犬貓食用。
鮭魚富含Omega 3,能保持寵物的皮膚、毛髮、關節和心血管健康。特別添加海藻萃取成份,有抗氧化、促進新陳代謝以及增強免疫力的幼纂C
可直接食用,或拌在飼料中增進食慾。
★以最高等級、可追溯來源的食材生產寵物食品
★所有產品均使用鮮魚製造
★保護海洋生態,絕不使用瀕臨絕種的魚類 (包括野生大西洋鮭魚)
★拒絕使用基因改造材料、添加劑、防腐劑、人工色素及味精
而且,魚肉的飽和脂肪和醣份含量較其他肉類低,可消化率達90%(其他肉類可能只有60%)。不易消化的蛋白質和醣份會刺激腸道的壞菌生長;相反地,魚肉極容易消化,能抑制腸道壞菌,促進益菌生長,尤其適合腸胃敏感的寵物進食。
FISH4DOGS選擇以魚作為主要蛋白質來源,飼料的營養特別容易被吸收,再加上魚肉富含 Omega 3、DHA、EPA、葡萄糖氨、軟骨素、各種礦物質和天然抗氧化物,就算寵物沒有過敏體質或疾病,長期進食魚類食品也可達到養生的效果。
★ ★ ★也可參考下列特惠商品喔!★ ★ ★
★ ★ ★投資運彩做公益 : http://goo.gl/aLW8BT★ ★ ★
★ ★ ★ MYC貼貼樂 讓你每月加薪5000以上不是夢 ★ ★ ★
台灣師生造火箭 直奔太空尋找利基
一群教授帶領著學生,親手做出一枚枚火箭,從外殼、電路板到降落傘,全都「MIT」。教授說,「火箭發射那一刻的感動,可以解放人對科技的想像。想像一下,未來台灣發射低空衛星群的景象。我們打死不退,就先拚了再說!」 大學師生打死不退 HTTP-3S成扔o射 2014年3月24日,一枚長6.35公尺、直徑0.4公尺、重300公斤的「HTTP-3S」探空火箭發射成央A飛了足足十幾公里。這是目前國內學界研究至今最大型的混合型式探空火箭。 團隊正是近來頻頻搶占媒體版面的「前瞻火箭研究中心」(Advanced Rocket Research Center, ARRC),2012年由私人和企業捐款在交通大學成立。ARRC中心由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吳宗信擔任主任,主要成員包括交大機械系教授陳宗麟、台北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系教授林信標、成奶j學工程科學系教授何明字、屏東科技大學車輛工程學系教授胡惠文等人。 他們親手做的火箭取名「HTTP」是因為團隊成員包含來自新竹(Hsinchu)、台北(Taipei)、台南(Tainan)與屏東(Pingtung)四個地區的教授、研究人員與數十名碩博士生。 「HTTP」不僅僅代表研究團隊的地區,團隊靈魂人物吳宗信說,HTTP也是網路上超文本傳輸協定之意,代表此系列探空火箭的想像空間一如網路般無遠弗屆。 MIT手做火箭 設計獨步全球當初怎會想到一起造火箭?林信標告訴中央社,「早期中科院造個火箭,要花幾千萬元,大家就想說有可能集力完成,而且火箭可以完全都made in Taiwan(MIT),能以更便宜的價格完成。」 吳宗信率先在交通大學史無前例的開設了火箭專題研究課,並帶領學生在氣熱與電漿物理實驗室(Aerothermal & Plasma Physics Laboratory, APPL)」「從無到有」、「動手做」火箭。 自己做手做,竟做出釵h獨步全球的設計。ARRC網站上細數包括台灣原創內裝電子線路高動態飛行導航電腦系統、台灣原創碳纖維儲器瓶纏繞技術、台灣原創減滾系統,以及一整套火箭系統整合等創舉。 曾歷經無數次失敗的吳宗信告訴中央社,「ARRC研發自製的混合式火箭推進系統,目前可以說在世界的領先群裡。」他說,以代工為主的產業型態,會把科技研發人才綁向特定的產業鏈位置,無限的想像能力慢慢失去。太空產業是所有產業中想像空間最大的,「年輕人永遠都需要想像空間,才能發揮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的潛力。」 造火箭的過程,不只可以激發想像力、創造力,與無比的熱情,更重要的是,對這些太空Maker而言,「自己親手動做,真的很有趣!」 群眾募資 延續夢想七年多來,投入7,000多萬元、滿腔熱血的火箭教授和太空宅男親手造了一枚又一枚的火箭,下一步是年底挑戰可以飛行100公里的大型探空火箭。 經費已經沒了,堅持「台灣不要忘了自己有做夢的權利」的ARRC團隊,決定繼續追夢,今年初發起群眾募資,邀請台灣民眾一同贊助「HTTP-3前進宇宙募資計畫」。 因為這項計畫不僅只是追夢而已,而是未來有商業化的價值。 吳宗信認為,「個人衛星系統的時代就快到了。」花2,000萬就可以有三、四個小衛星,中小企業都可以負擔得起。他說,「再給我們四、五年,5至8億元就好,我們就有可能成扔o射、而且入軌!」 有些人認為,台灣那麼小,不需要發展耗費資金的航太工業,應該把主力瞄準民生工業。 目標低空衛星群 力拚太空商機不過,教授們「夢想很大」,決定帶著台灣上太空。吳宗信對中央社說,「人類從2G時代,邁向3G、4G,甚至5G後,『and then(然後呢)』?但你想像一下未來台灣所發射的低空衛星群的景象。」 他說,「太空產業的時代就要來到了,台灣不需要力拚大衛星,可以鎖定微衛星,而且應用面涵鄙糮O、農業、國防等各方面。台灣有機會在這個領域走出自己的利基市場。」 ARRC團隊的「maker」精神、熱血追夢為台灣的故事,已感動不少人。截至7月12日,有2,223人響應贊助這項募資計畫,募資金額已逾600萬元。ARRC計劃募集1,600萬元。 這群太空Maker正具體而微呈現台灣社會各個角落裡悄然成形的maker運動與風潮。